“低碳”正因为全国两会变得火热起来,一些建筑高举“低碳”牌,吸引眼球,却只是单纯的概念炒作。业内人士认为,在建筑节能上实现“低碳”,使“低碳建筑”名副其实,开发商将扮演重要角色。
“建筑行业的碳排放量已经达到了排放总量的约50%。”参与了多个建筑设计的女设计师景珊向本报记者指出:“建筑物的能耗占人类所有能源消耗的40%。在低碳趋势渐行渐近的今天,传统的高耗能、高排放的房地产行业亟须变革,低碳建筑已然大势所趋”。
景珊认为,虽然市场上大打“低碳”牌的住宅项目不在少数,但大多开发商旨在追求低碳噱头、增加项目宣传亮点,缺乏实践支撑,真正达到低碳标准、符合低碳理念的很少,目前国内做得好的企业多是一些大企业和相对高端的住宅。
“以国奥村为例,其采暖所用的再生水热泵冷热源系统比燃煤采暖可就地减排二氧化碳7200吨,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123吨,一氧化碳4吨,粉尘33吨,夏季制冷比普通分体空调节电40%以上。”她指出,
她认为低碳建设可以从建筑材料、通风系统、保温系统、生态系统等多个细节着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低碳建筑,要从‘建筑材料’和‘垃圾处理’两个细节做起。”所有的建筑材料中,她尤其强调低碳型保温材料的使用。
“在建筑保温中,使用1立方米的聚氨酯保温板,一年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70公斤,以一套90平方米、层高3米的住宅计算,每年可减少碳排量达72900公斤。数据显示,一棵树一年可以吸收二氧化碳18.3千克,如果以此计算,这套使用聚氨酯保温板的住宅每年等于种植了将近4000棵树。”
另一个应被关注的细节是垃圾处理,但在我国住宅项目中,多数开发商将注意力放在建筑设计、园林设计等方面,只有少数开发商实现了垃圾分类。
“我认为,作为开发商,不能光为业主提供房子,也需要提供生活方式、生活态度”,景珊建议以后开发商在建设楼盘的时候设计专门的垃圾通道,将垃圾处理体系融合于项目建设之中,尤其是对于一些高端楼盘来讲,面向的是高素质的高端客户、财富阶层,他们承担着更多的社会责任,而开发商则应该从自身做起,为高端客户树立榜样、营造一种低碳生活环境。
她指出,低碳建筑需要各个层面全方位的努力:产业部门应出台相关鼓励政策,研究部门应制定相应标准,行业协会调动开发企业的积极性,开发企业则顺应大势,注重细节、积极响应。
录入:2010/6/24 19:04:18 点击:1783